近期,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宜新材”)遭遇了一系列法律诉讼,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向公司送达了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提起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材料,同时,山东省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也向公司送达了关于李和栋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民事裁定书》,要求冻结公司名下银行存款5390万元或查封其他等值财产。
这一系列法律事件对天宜新材的财务状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据公司7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及多家子公司包括江油天力新陶碳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油天启光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江油天启颐阳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部分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冻结金额高达2604.50万元。而截至7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被冻结的银行账户累计金额已达到8757.92万元,占公司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39%,占2025年第一季度末净资产的2.45%,占2024年末经审计货币资金的32.83%,以及占2025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的39.35%。
天宜新材在公告中表示,此次银行账户大额资金被冻结,对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收支将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多数银行账户目前处于被冻结状态,流动资金规模较大受限,这无疑给公司的运营带来了额外的压力。然而,天宜新材强调,公司将积极与相关方面沟通,尽力降低这一事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仍然保持正常。
作为一家在高铁粉末冶金闸片业务基础上,拓展至光伏新能源、汽车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天宜新材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市场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9年,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价格为20.37元/股。然而,近年来公司的业绩却出现了波动。
根据最新财务数据,2025年一季度,天宜新材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下滑3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27.21万元,虽然同比增长31.12%,但相较于2024年全年巨亏14.95亿元的业绩,公司的盈利状况仍然堪忧。
在二级市场上,天宜新材的股价也受到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截至31日收盘,公司股价下跌2.12%,报6.92元/股,总市值为38.9亿元。投资者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市场关注焦点也集中在公司如何应对当前的法律诉讼和财务困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