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调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奥克斯电气终于圆梦港股市场,为这场长达数年的IPO征途画上了句号。近日,这家以“价格屠夫”著称的企业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约41.5亿港元,开盘后市值达到264.28亿港元。
奥克斯电气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16年,公司曾挂牌新三板,但因流动性问题仅一年便主动摘牌。此后,奥克斯转战A股市场,历经多次尝试均未果。直到2025年,公司转而申请港股上市,经过两次递表后,终于在8月通过聆讯,并于近日成功上市。
本次上市,奥克斯电气发行股份2.38亿股,超额发售3107.4万股,发行价定为17.42港元/股。据悉,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升级公司的智能制造及供应链管理、全球研发以及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这一战略部署显示出奥克斯在巩固现有市场地位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
奥克斯的创始人郑坚江,被誉为“宁波家电大王”。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草根精神,从汽车修理工到钟表零件厂承包者,再到空调市场的拓荒者,郑坚江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带领奥克斯一步步成长为国内空调行业的佼佼者。尤其是在电商爆发的时代,奥克斯敏锐地捕捉到了线上渠道的发展机遇,大规模布局电商平台,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市场份额的攀升,奥克斯也逐渐成为了行业巨头的眼中钉。其中,与格力的恩怨尤为引人注目。自2013年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炮轰奥克斯挖人偷技术以来,两家公司便陷入了长达十年的诉讼战和舆论战。格力多次起诉奥克斯侵权,后者虽多次败诉,但仍坚持自己的性价比路线和渠道优化策略。
除了格力的缠斗,奥克斯还面临着来自小米等新兴势力的挑战。小米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凭借生态协同和流量复用的优势,在空调市场迅速崛起,对奥克斯的核心阵地构成了威胁。小米的空调产品主打高性价比和智能场景,对年轻用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在双重压力下,奥克斯的应对策略显得较为被动。尽管公司早在2019年就启动了“回归线下”战略,但恰逢2020年线下门店大量停摆,这一计划彻底落空。与此同时,线上渠道的优势也逐渐被小米等新兴品牌蚕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国空调市场全渠道销量TOP5品牌中,小米已位列第三,同比增速高达53.9%。
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奥克斯较早地押注了全球化战略。然而,公司的出海业务主要以ODM模式为主,即自主设计、代工生产,客户贴牌销售。这种模式虽然能够降低重资产投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奥克斯在议价和品牌建设方面的能力。相比之下,美的、格力等竞争对手则更倾向于OBM路线,即做自主品牌,以获取更高的毛利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奥克斯并未放弃努力。此次上市成功为公司筹集到了宝贵的资金,为未来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上市并非万能解药,真正有力的变革才是关键。奥克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需要时间来证明。